他积极向党组织靠拢,一入校就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;在校期间,获得“优秀共青团员”、“优秀共青团干部”等称号。2020-2021学年获得“国家励志奖学金”、“校级二等奖学金”、“乙类奖学金”。2020年12月,他加入中国共产党,成为一名预备党员,他就是智能制造学院19机电(1)班的刘汝涛。
尽己所能,为同学们服务
作为班长,刘汝涛深知自己的职责,为同学们服务,发挥好带头作用,做好班级学风建设。
“班长,今天有课吗?”
“今天下午有专业课,大家记得不要迟到。”
他像一个“小监工”,每天都会提醒同学们按时上课,完成学习任务,保证班上每一个同学同发展、共进步。每次考试前,他都会督促班级同学抓紧复习,并分享自己的学习笔记和学习体会。在他的带领下,19机电(1)班在2019—2020学年中获得学校授予的“优秀团支部”称号。
“我们班有今天的成绩,还是多亏了我们的班长,要不是他,天天在群里督促我们,带领我们学习,我们班也不会有今天的成绩。”王文康同学说。
刘汝涛说自己就是个“平平无奇的小班长”,完全够不上“奉献”这类宏伟的词,自己只是兑现当初竞选班长时“尽自己所能,服务好大家”的诺言,做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而已。
社会实践,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
2020年5月,在学院全媒体中心工作了两年的刘汝涛,在暑假期间利用自己工作所学,宣传家乡,助力家乡脱贫。他提前申请到家乡的电视台实习,熟悉当前的扶贫工作。当了解到一户村民是县里的重点扶贫对象时,刘汝涛便通过“线上线下”双线操作,开始了他的工作。“这里是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,今天我们来到杨大爷家里,看看他们家的情况,我们可以看到这户村民家,房子还是是土坯的,床也是几个板凳搭起来的,一日三餐吃的还算过得去……”刘汝涛利用自己在电视台工作的机会,在电视上报道相关贫困户新闻,新闻播放期间,获得了3万多的点击量和阅读量;同时他联系当地的帮扶部门,利用社会力量进行帮助,为家乡的扶贫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。刘汝涛回忆说:“我只是想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做一些实事,很多叔叔伯伯都是看着我长大的,现在我长大了,学了知识,理应回来帮助他们。”
暑假结束时,所在实习电视台的老师问他:“刘汝涛,你一个学生,在来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自己适应不了工作啊?以后毕业,还会回来吗?”“不适应也得适应啊,那么多同龄人都能做,我想我只要多花时间肯定也做得好!毕业后,我会回来的,我要做家乡发展的宣传员”他笑着回答说。
知史爱国,党史在心中闪光
2021年6月,大学生“三下乡”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即将启动,他想着今年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,自己作为一名预备党员,也做新媒体工作,便萌生了回到家乡,用镜头挖掘家乡党史元素,学习党史的念头。在向学院汇报了他的想法得到肯定后,他主动请缨组建学院党史拍摄团队。出发前,他利用网络查找湖北省内的红色资源、制定行程计划。实践过程中,他带领他的团队注重每一个拍摄细节,一遍不行就两遍、三遍,有时候往往会为了一个画面,晚上在宾馆休息的时候也要仔细的查阅相关的拍摄手法和角度,为的就是在第二天拍摄的时候提高速度和质量,更好的将家乡的红色基因,原汁原味的传播出来。
顶岗实习,发挥党员带头作用
今年,作为毕业年级的刘汝涛,在自己面临实习工作的同时,还肩负起了协助老师们做好同学们日常管理的工作。顶岗实习前,他便积极带领班里同学参加各个企业的校园宣讲会。有的同学因为工资低、待遇不好、工作内容枯燥不想去实习,他便会充当起班级“心理导师”,提醒同学们,“将,始于卒吏,相,发于州郡。万丈高楼平地起,工作都是一步一个脚印,从简单的事情,基础的岗位做起来的,打好基础,才能厚积薄发。”每一场招聘会他都会参加,为的就是同学们再后面问他的时候他也能帮忙做点建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