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网讯(通讯员 邓俊芬)“未来的日子,不论是工作、学习,还是生活,大家要永葆初心与锲而不舍的精神,发奋图强,拼搏出属于自己的天地!”4月15日,我院职业导师张秩凡回校,临别之际,他语重心长地叮嘱着同学们。
在过去的一个月里,张老师深入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,陪伴智能制造学院23级机器人(3)班学生度过了一段充实且意义非凡的实习时光,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,也为校企合作模式的深化探索树立了典范。
入职第一天和培训第一天,张老师全天候都跟着我们,让我们面对全然陌生的环境时,不再那么紧张、胆怯。”张宇航同学回忆道,“后来,我们正式上岗后,在实操的实习过程中,他的身影也经常出现,提醒我们注意安全。”
因为我比较粗心大意,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张老师会经常过来当面提醒我们及时查收、完成学校里的重要通知与任务,以防我们因工作耽误了学业相关的事情!”景齐同学补充道,“就在前几天,在学信网信息采集时,张老师还专门来逐一督促我们全部完成。”
刘颖同学感叹道:“我刚来企业时经常感到迷茫,向张老师倾诉,张老师非常耐心地劝解我,为我未来的工作发展给出许多参考性的意见。张老师的到来,为我们与企业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,让我们从校园走向企业的过渡变得柔和而平缓。张老师就像一位家长,带领我们一起迈向人生的新阶段,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学院永远是我们温暖的港湾,学校永远是我们坚强的后盾!”
时光匆匆,一个月飞驰而过,同学们已经很自如地适应了新的状态,张老师也将回到学校继续教学工作。回首过去的一个月,张老师感慨万千:“这一个月与其说是我陪伴他们,不如说是孩子们给予了我更多的震撼与感动。”“我没想到我们的学生这么肯吃苦、能干事儿,他们真正具备了现场工程师该有的’工匠精神’!”
智能制造学院党总支书记朱一多表示:“本次专业老师陪伴学生赴企业实习,是学院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一次新尝试。未来,学院将继续探索更多类似的校企合作模式,为学生的职业发展保驾护航,为社会培养更多具备‘工匠精神’的高素质人才。”
